對媒體的敏感度與應用
來自不斷的實驗
以下內容為台北市雜誌商業同業公會舉辦之「媒體新勢力:製作人十項全能養成班」中
黃子佼先生分享「媒體力-應用媒體的能力」座談會之精華摘要。

電視生態雜亂 廣播反成清流
談媒體,我很慶幸有多年機會在各類媒體工作,有些媒體是我主動參與,有些則是被迫接觸,現在的媒體多到讓我們痛苦,但有個最恐怖的媒體叫做「我」!每個「我」已都是媒體;想到當年錄影帶大亨邱復生引進港劇,創辦TVBS,又開設東風,隨後又創新「I’m TV」,從實體電視轉到網路,那時YOUTUBE還不盛行,現在看來,是相當有遠見的做法,包括名字都很棒,「I’m TV」我就是電視台,多有前瞻性的命名!因為每個我都再也不用受台視、中視、華視,或者其他80家電視台的控制,我就是電視台!我就是媒體~時代已到。

電視媒體的現況,就是雜亂二字,因為雜亂,只能以收視率輔佐好與壞,但你真的相信收視率是指標嗎?我認為不是,因為電視是很分眾的,以《豬哥會社》為例,它的收視率一度飆到10(幾乎代表全台灣每十個人就有一個人看豬哥亮),廣告主當然買帳,但實際上,節目的後續效益在哪裡?它的分眾明顯,肯定包括一群歐吉桑、歐巴桑和一批好奇的年輕人所造成的短暫流行,這就是電視媒體VS.收視率所帶給業界的最大迷航,事實證明,這節目收視率目前只剩1/3!但背後的意義是~不管是十或是1/3,它到底帶給觀眾什麼久遠的影響了?或帶給各位對電視媒體有啥新體認或信任感?

電視節目裡有很多異軍突起的怪咖B咖,例如:慧慈、大嫂團或更早以前的如花、許純美、兩百塊。這些都是媒體亂象,收視率雖當下飆高,但這些本身非以當藝人做終生職志與努力方向的人,卻極可能變成社會或媒體邊緣人!那些養大捧紅他們的電視人,在他們沒人氣後,哪個不是一腳馬上踢開他們再找尋替代品?多狠?多惡性循環?該捧的怎不認真拿資源好好捧一捧?從3家電視台到100家,電視把自己做死做窄做狠了。

台灣的廣播,我幾乎要稱它為淨土,雖然勢力不像電視龐大,但我在電視與電台兩邊得到的Feedback卻差不多!而廣播的受眾大多是社會基層,而且欣賞的習慣是在廣告時也比較不會轉台,相較於電視~上電台廣告,雖無畫面輔助商品,但聽者反而更專心,是否更具優勢與效益?也許有人覺得它是夕陽工業,但我自己跨這麼多平台,還是推崇廣播這個媒體。事實上,多年來很多媒體一直慢慢消失與退步,但廣播人持續堅持本份與質感,不亂搞,發揚主流娛樂與媒體價值,更何況,電台(收音機)的訊息,可能是災難時的維一依靠呢!

平面與網路的角力
報紙,是讓我個人覺得又愛、又怕、又心疼的媒體,我從小接觸的第一個媒體是電視,第二個是報紙,民生報,隨手翻一下體育版、戶外版、文學版…就可以涉獵很多興趣;我以前去學校演講,都會逼學生看報紙!報紙還有折價卷多超值?但學生們不看報紙,只看網路新聞,我常生氣,年輕人看的網路新聞,幾乎是等於被幾位不知有何新聞背景的人控制了,一直錯把網路頭條當成當日新聞頭條?網站本身沒有新聞部,都是各媒體供給的內容,但報章總編輯經歷風霜、從基層做起、層層把關與製造新聞,沒料到~現在他們的供給與否之命運,卻掌握在幾個應該沒啥新聞背景與資歷年輕的網路編輯手裡?!

年輕學生願意花錢買星巴克咖啡,就是不買只需1/5價錢的報紙~也就是網路新聞的源頭,這已是不可改變的事實,至於報紙的未來會怎樣?我們也只能阿彌陀佛。但網路是一個很可怕的媒體,因為他是媒體、我也是媒體,Yahoo!有頁面,我的部落格也有頁面,大家都是平等的,任何一個販夫走卒、通緝犯都可以大書特書然後無法可管然後再同時備GOOGLE到~啥是真?啥是假?啥是專業?啥是假專業?啥是繆論?啥是評論?這就是未來~是非更將不分或難分的時代。

嚐試各類型的創意媒體
09上半年我們做一個電影宣傳,花了一千萬,好像丟到海裡面,包括電視廣告、上通告、雜誌訪談…等,結果還是有網友問:佼佼,你電影拍完沒?我當場嚇昏~從去年9月到今年3月上映,所有的發稿與前面提到的宣傳,他竟通通沒看到?四個導演(包括九把刀方文山等等人氣才子)、多組藝人(曾愷玹、阮經天、范逸臣…)、台灣、香港、無名小站、部落格、宣傳短片…多頭馬車的宣傳,還是有人沒收到訊息。追根究底,我們的電影應該先釐清目標對象與受眾,再執行分眾行銷才會有效!而也再次證明~台灣媒體太多太雜,幾乎快找不到消費主力了!沒人可以擔保~我一定是大媒體!因為~沒有大媒體了!

現在媒體多到難以掌握,要怎麼用才有效?我也一直在實驗中。我在無名小站很認真的經營部落格,為什麼?因為我一直很想再辦雜誌!10年前我創辦《Play》,後來想做潮流雜誌,因為不景氣而放棄,乾脆自己在部落格上與各專欄做分享,這就是我剛提到的:我就是媒體!我不用受制於出版社、廣告部、印刷廠、編輯臺,我直接以網路滿足我的受眾,並體驗到這個可怕的網路時代事實。以前我們辦雜誌,敵人是同類型的雜誌,現在辦雜誌?敵人卻是整個網路世界!所以寫BLOG、分析瀏覽率,對我來說也是很有趣的實驗!但也慢慢的讓我打消了再辦雜誌的念頭了!

所謂媒體多到無法掌握的進一步解讀是:前一陣子我們飛碟和富邦的<粉樂町>藝術活動合作,有錄製一段推廣影片放在富邦的ATM上播放,ATM是媒體嗎?我想,可以接觸到富邦的客戶,它就是媒體。還有部落格貼紙,也是一個例子,雖然不是很好用,但網友都在玩,它就是人人可使用的媒體。還有臉書、噗浪、推特…哪個不是媒體!?所以,身處傳統媒體走來的我,為了續做媒體或是接近受眾,沒有別的方法,就是一直不斷的嚐試,跟群眾接觸、跟消費者互動。
媒體有很多角度,最壞的角度是假新聞,包括商業和娛樂界。最近文茜小妹大跟NCC抗爭,陳文茜在節目中介紹國宴,清楚列出價錢、地點、菜色…,主持人的確應該善盡告知的責任,但對NCC來說,內容過於完整,太像置入性行銷!雙方立場都對,我不做評論,不過,陳文茜說的很好:NCC幫晶典酒店做了二次行銷。或某週刊前一期的封面是偷拍,相當用心(雖然當事者一定很痛心或可能也是安排的假偷拍),下一期突然變藝人裸露棚拍?這封面故事一看就是編輯出來的,為了炒人氣!媒體和藝人~已開始大量互相利用,雖然確實有用,但我很遺憾,也不鼓勵這種作法!因為若是下一代都這樣搞還得了?消費者根本也分不清真假!然後業界還需要努力循正軌經營新人嗎?或新人本身還需要奮鬥充實自己嗎?還是和魔鬼交易較快呢?

雜誌,回歸領導者角色
台灣部分的媒體人太懶惰了,慢慢從領導者變成追隨者,必需想辦法重新回到領導者的角色,不要在追隨者的角色上安逸。其實台灣的許多媒體、編輯真的都該打屁股,大家都好後知後覺,最近很紅的開心農場,不是媒體告訴大家的,媒體是在開心農場紅了之後才開始大肆報導,甚至噗浪也是。我很想問媒體人:現在年輕人看電視或電影是用啥?不是用電視、網站、或手機,而是PPSTV!主流媒體開始怠忽職守,個人媒體則不斷更新~以後便是每一天都要跟過去革命、跟許多的個人比賽了!如果你鬆懈了,就跟不上,只能當個追隨者,永遠無法成為領導者。

以前我們可以從媒體上吸收新知,現在,卻是從朋友口中或網路獲取知識~更瞎的是~媒體人也從網路上找新聞!或把網友(不就是以前的路人甲乙丙丁)的發言當聖旨大書特書。還好,還有一些好雜誌!我分別雜誌好壞很簡單,能讓我一直折頁,回家還想上網延伸閱讀雜誌中所提到的人事物或引發購物慾的,就是好雜誌。現在,有很多媒體都做不到這件事,許多內容都被網路取代與綁架了,但雜誌也有隱憂!以前,雜誌的優勢還有一項是擁有攝影棚和Model,可以拍出美圖!現在連網拍Model與攝影師修圖的專業度都可以媲美雜誌了!所以文字的內容是非常重要的致勝關鍵!用資歷、人脈、整合、前瞻來對抗網路吧!雜誌,還是可以生存的媒體,現代人也沒那麼難侍候,只要你給他們的資訊,比他們自己搜尋的速度快就可以;現在的消費者,自己都變成了媒體,不要小看他一個人的力量,現在絕對是一對一的時代、一對一的傳播方式;你一定要比消費者走在更前端。大家要加油啊!

不斷實驗
培養對媒體的敏感度
如何培養對媒體的敏感度?一句話,就是不斷的實驗。

我經營很多的網站,包括部落格、噗浪…,你可能覺得我只是和粉絲互動,其實我是在做實驗,實驗本身對我的節目收視率沒有影響,純粹是我對媒體的熱情,所以我每天看四大報、一個月看幾十本雜誌、每天都看電視新聞一個小時再加上網幾小時…等等等,這就是在培養對媒體的敏感度;敏感度不是吃1、2顆維他命就有的,永遠都不要以為自己已經知道很多了。

我還訂了許多各類電子報來閱讀、每次去誠品也都會有新發現,我也會跟網友分享~再從他們的回應來得到更多新知,其實~這對我的演藝事業看來一點幫助都沒有,但卻是我增加新知與充實自我的途徑!讓我變成一個與眾不同或更難取代的主持人。

千萬不要怕走遠路,培養對媒體的敏感度~是沒有捷徑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黃子佼 在 痞客邦 的頭像
    黃子佼 在 痞客邦

    2011十月底開始的黃子佼官方部落(之前在無名)

    黃子佼 在 痞客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