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雜誌會絕版或停刊或過期 但這時代真好

因為網路無遠弗屆永續保存

感謝各雜誌社慷慨允許我張貼在此

復刻版文字 忠於原味~皆無修正

反之 部分在此 更是未經出版社刪字之真正完整標題與原版

 若有部份已過時效之資訊  請多多包涵與自行辨識唷

 

2012/3

第一篇連載開始

 

驚!潮流的危機!

 

 

 

幸會,我是黃子佼,撇開演藝路舞台上的一切,多年前,當我開始有點能力,我就開始收藏流行音樂作品,後來,投入街頭潮流文化,欣賞與推廣,再開始涉獵時尚、設計、文創、當代藝術,其間開了唱片行與潮店等公司行號、辦過音樂雜誌與出版相關書籍十數本、製作設計了一些商品、也參與了各類創作、亦和蔣友柏當年草創時期的橙果公司合作幾個商業設計案…三月底,我將在art revolution taipei台北新藝術博覽會裡,重新出道,當個藝術新鮮人…哪一個是真我?都是!簡單來說,我就是喜歡有創意的事物!不分種類!並且,積極投入樂此不疲!即使這些都讓我心靈飽滿但存款不及其它藝人,可是坐擁收藏品的我依然眷戀!並且一直挖掘新生機!當年,華語流行音樂或亞洲街頭潮流文化發燒,我有幸參與!後來,文創與當代藝術開始升溫,我慶幸有緣!腳步也努力遍及我能抵達之城市!日本也好,台灣也好,當然還有大陸與香港,但相對的,在一個個嗜好冒出之時,也為之前的興趣擔心!流行音樂的未來?我們不多談了,街頭潮流的危機?更是步步驚心!

 

 

 

所謂街頭潮流文化的歸類,各家自有解讀!但近年,比較難分難解的,應該是潮流與時尚的異同性:比如彼此都喜歡賣限量品或附庸風雅的辦點展覽,再邀請些藝術家、創作人、設計師、品牌、明星名人來交流,大搞crossover單品,並在店面上都肯用心砸錢搞點創意風格!留意過嗎?連購物包裝紙袋上,它們也都頗具巧思!一代代的一袋袋,次次改良,再再精良,值得收藏!我家,就收集了敗家十多年來,一大堆品牌的購物袋,因為精美~我真捨不得丟!相信總有一天,可以辦個展覽!

 

 

 

時尚圈裡,我們都看得到街頭潮流品牌的慣有元素,即使是一線大品牌如LV或GUCCI等等,也都會出售一些街頭風格提包或高筒休閒球鞋…這些具潮流風格的設計,讓許多富貴人士名正言順的享受一點年輕氛圍與氣息,但基本上,這都是高檔品牌的副產品以及貨架點墜品,無傷大雅!但反之,部份潮流單品竟也漸漸時尚化,從設計剪裁走向到定價,再到型錄的拍攝風格,都讓人模糊了視野,我常在想,當年自己喜歡與追逐過的潮流文化(亞洲區以日本為首),除了它們的品牌概念與當時自身心智年紀吻合外,產品設計與價位,更是青春與適當,尤其是價位,多半介於一般成衣與高檔品牌之間,加上多數限量或限地生產與上市,稀有性與合理性都相當迷人,但是當今,各地部分潮牌,把設計向高檔時尚靠攏,向成人風貌邁進,更可怕的是,連商品價位,都大量開始媲美百年品牌,那我們到底為何還需要這些不再擁抱街頭熱血精神的潮牌?

 

 

 

時代趨勢,當然在變,但新一代年輕人不也在街頭出現?他們,總不會一開始就大逛PRADA、YSL吧?你硬塞給他們那些設計與價位?還是你假設他們需要早熟?包括過去引領潮流的日本,許多街頭潮流雜誌倒閉,留下來的,也因為潮流文化與品牌的發展趨緩,而開始在編輯上,大量使用國際精品的產品當內容,街頭精神盡失,年輕人的視野也因此歪曲,當下或許得到了銷量,但未來街頭潮流的市場與客源,是否也將因為這些鬆懈而漸漸消失?

 

 

 

說實話,精品的好處就是全球化,走到哪,都有人認得!也相對更保值!而潮牌簇擁者,多半喜歡享受獨佔性,偶爾會感覺孤單,畢竟認同的圈子太小!但如果價位ok,買個過癮的人生與style,也負擔的起,但如果價位一直向時尚界靠攏,那消費者幹嘛買質感尚可、設計尚可、行銷預算尚可、保值空間尚可以及國際辯識度也尚可的潮牌?

 

 

 

我一直害怕潮牌高價化,無論材質或用料再如何提升,無論手工或設計又如何精彩,潮牌根源畢竟來自街頭,它該有的普世價值與邏輯,不需被混淆!雖然死守也是辛苦,但未來的消費者起碼可以方便理解,輕易劃清界線,再各擁重兵期待東山再起!所以每當我走進復合式潮店,一看到飆過兩萬的單品,我常常覺得擔心與無奈,因為,雖然它們的設計都很帥,但對比時尚精品裡的一切,這些偏於高檔的潮品,其附加價值還是輸啊!根本無法擺在同一天平上競爭,卻要賣同等價位?它們真足以用那樣的定價上架?最後,進出或穿戴的根本都是雅痞社會人士,街頭上的孩子買的起嗎?買得起才叫街頭潮牌吧!?

 

 

 

當潮牌的各種手段,都越來越像時尚界或一般時裝的商業經營手腕時,會不會有危機?會不會與死硬派的潮人背道而馳?例如,幾年前的潮牌,怎可能在百貨公司商場裡設櫃呢?幾年前,當我看到日本潮牌天王Bape走出原宿小巷,跑到澀谷鬧區開大店時,我就開始懷疑與感歎它的走向了,後來它還在香港中環與北京三里屯等鬧區開店,雖風光,但真的很不像當年所謂的潮流風格吧?當年它們開鞋店,都刻意開在代官山偏遠一帶,非要你走一會路,才找得到它,現在呢?鬧區?商場?為了生存,之後它便賣給了香港I.T時裝集團,但是,到底是本身生意出問題,還是在某個時間點上,自身的概念與格局已走向了另一條死胡同不歸路?

 

2012 3旅讀中國 BAPE的三里屯店開在川久保玲與I.T合作的精品店B1 APE在三里屯

 

日本潮牌發展趨緩平淡,香港市場小,高峰也過了!大陸市場太大,打點得分還可以,但整體整合很不易!不過如歌手周筆暢、VJ李晨(結盟潘瑋柏)都陸續在創牌,後勢值得觀察!台灣反而是大小適中的市場,可是也出現了品牌過多競爭過大與其它問題!比如商品的企劃太過重覆!比如在過去,非日系品牌要聯名hello kitty有多難?但過去五年已漸漸改變,授權門戶大開!彼此更加信賴!台灣潮牌stay real、under peace、PHANTACi…香港類潮牌b+ab、Chocoolate、d-mop…hello kitty企劃比比皆是!說實話,審美疲勞,有點膩!畢竟潮流先趨日本已有太多單品上市過,我記得06年左右,當年我代理日本devilock品牌,當該季出品kitty聯名衣時,我欣喜不已!除了開心推廣上架,也留了幾件送親朋,大家對devilock的吉祥物palmboy終於聯名kitty都感到興奮!但若在此刻該品項要上市,可能我們都會給予不同觀感了吧?雖然貌似怪不得彼此!潮牌需要借力元素,授權單位須賺錢與版圖,但對市場來講,一旦大家膩了,後果自行負責!所以我的擔憂是:我們到底能消化幾個潮牌與幾件kitty?

 

2012 3 (1)2012 3 (2)2012 3 (3)  

 

有時候,怨不得人!

 

市場價值,無關景氣,是被自己破壞殆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子佼 在 痞客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