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
是星期七的七點十一分
話說某天
我收到一個神秘包裹
來自一位怪獸器官仲介商
漢尼拔 周
進一步打開它
原來是一只低調的箱子
上面印有一張簡單說明
原來是Warner Bros.與Legendary寄來的
七月十一日上映的暑假強片
環太平洋PACIFIC RIM
的.....
你...敢開嗎...
先說重要是
話說你們想要
減肥、美肌凍齡、防癌、防心臟病、防風濕、
治療睡眠不足、禿頭、憂鬱以及性無能...等問題嗎
即刻起不需再忍耐疼痛
怪獸器官仲介商
漢尼拔 周
提供你一應俱全的服務唷
在人類滅亡前
成就更美好的自己
速見
箱子裡最重點是.....
繼續看特寫.....
讓我忍不住寫了開箱文!
感謝觀賞!
PACIFIC RIM
【環太平洋】
製片:湯瑪斯塔爾、強賈西尼、瑪麗培倫
導演:吉勒摩戴托羅【地獄怪客】系列
編劇:崔維斯畢奇漢
演員:查理漢納、伊卓瑞斯艾巴、菊地凜子
上映日期:2013/07/11
名為「怪獸」的可怕怪物大軍突然冒出海面,向人類居住的城市進軍,一場歷時數年,奪走數以百萬計人類生命及財產的長期戰爭於焉展開。為了對抗這些巨大怪獸,人類啟動代號「機甲獵人」(Jaeger)的作戰計劃,也就是巨大機械人防衛作戰計劃。這是由兩名腦部神經網路互相串連的操縱者同步操作(又稱神經元合體)的戰鬥機械人,不過即使是人類最先進的巨大戰鬥機械人,在面對冷酷又殘暴的怪獸時,也被打得潰不成軍。在瀕臨挫敗之際,保衛人類的勢力只剩下最後兩名看似沒有勝算的人,一個是曾經灰心喪志的前機械人操縱者(查理漢納 飾),另一個是從未經歷過戰火試煉的菜鳥受訓員(菊地凜子 飾),他們聯手操縱早已過時的巨大機械人:吉普賽危機,一同挺身為人類抵抗世界末日的來臨。
最新史詩科幻動作冒險片【環太平洋】由奧斯卡獎提名導演吉勒摩戴托羅(【地獄怪客】系列)執導,編劇是崔維斯畢奇漢(【超世紀封神榜】),製片是湯瑪斯塔爾、強賈西尼和瑪麗培倫,執行製片則是卡倫葛林。
主要演員包括查理漢納(電視影集【飆風不歸路】)、伊卓瑞斯艾巴(【雷神索爾】)、菊地凜子(【騙行無阻】)、查理戴(【老闆不是人】)及朗帕爾曼(【地獄怪客】電影系列)。其他卡司還有麥斯馬汀尼、羅伯卡辛斯基、小克里夫頓柯林斯、伯恩高曼、賴瑞喬坎貝爾、迪亞哥克萊坦霍夫和布萊德威廉漢克。
幕後創意團隊包括奧斯卡獎得獎攝影指導吉勒莫納瓦羅、製作設計安德魯奈斯可蘭尼、剪輯彼得艾蒙森和服裝設計凱特荷利。
【環太平洋】由華納兄弟影片公司暨傳奇影業公司出品,華納兄弟影片公司發行,預計2013年7月11日上映。
拍攝背景敘述
小時候,吉勒摩戴托羅喜歡在筆記本上畫怪獸和機械人。在這些大型機械人中,他會設置圖表顯示機械人駕駛在哪睡覺,烹飪食物,溝通,和在哪操控機械人。他必須能讓這些不可思議的設計和功能能夠在可令人相信的現實中存在,對他才有意義。如今長大成人,他還是會在筆記中畫怪獸和機械人,然而願意進入這個虛擬世界的觀眾群已不斷擴大。
之前出名的作品包括私密又感情豐富的哥德式恐怖片「鬼童院」,獲得奧斯卡殊榮的「羊男的迷宮」,和「地獄怪客」系列電影,戴托羅和華納兄弟影業及傳奇影業攜手,一起踏入另個次元,打造【環太平洋】。這部科幻冒險鉅片發生在不久的將來,人類遭到從破裂海洋板塊(又稱突破點)竄出的巨大異星怪獸攻擊,遭到襲擊的地點是地球沿著太平洋的海岸線,從阿拉斯加到墨西哥,從日本到澳洲。當面臨生死存亡之際,全世界結合起來共同打造機甲獵人。這些超大型機械人由一對透過神經元連結的駕駛操控,他們主動出擊迎戰外星怪獸,戰況慘烈足以摧毀城市,完全顯示出足以擔當暑期大片所需要的華麗視覺效果和和超高規格的壯觀畫面。這些惡夢中的怪獸不再躲藏在轉角處或是床下,而是高高聳立於我們面前幾百英尺,在數英哩外也可一目了然。
本片的標語點明了主題:「為了對抗怪獸,我們創造了自己的怪物。」
雖然在位於加拿大海岸的多倫多松林片廠氣候嚴寒,拍攝【環太平洋】的劇組卻熱力滿滿。以才華洋溢著稱的導演每當談到自己多麼幸運,得以用最酷的玩具來拍攝史詩鉅片,就立刻化身為那個熱情洋溢,又愛設計塗鴉機械人的大孩子。「我想用成人的角度來呈現我小時候喜愛的主題」戴托羅在場景更換的空檔解釋。「我想要把這些怪獸設計成那種不能與之交涉的東西,那種不能靠和談解決的敵人。而且除非你自己也化身機械人主動出擊,不然根本不可能摧毀牠們。」
為了將戴托羅的概念波瀾壯闊的呈現,劇組用上了松林片廠所有八個舞台。在這些巨型舞台上,戴托羅會同卡司和劇組在拍攝編號C276的一幕戲,背景是在被稱為任務控制室的高科技場景,也就是機甲獵人兵團位於香港的指揮中心,那裡佈滿了電腦工作站,上方還有顯示地圖的超大型螢幕,雷達顯示器和科技讀數,最上方還有倒數計時怪獸下次攻擊的數碼戰鬥鐘。
所有著裝完畢的機甲獵人駕駛和他們的支援小組成員結集在由伊卓瑞斯艾巴所飾演的史塔克潘塔考斯特面前,他的角色身穿一絲不苟的深灰色西裝。在今日的這幕戲中危機行動全面爆發,因為兩隻「第四量級」的怪獸被目擊出現在香港沿海,潘塔考斯特必須決定是否要讓剩餘的機甲獵人捲入這場幾乎不可能取勝的戰鬥,或是犧牲這座城市。戴托羅在人群中穿梭,向演員交代一些最後指導,然後才比出手勢,示意劇組他已準備好拍攝。
「開拍!」
「疏散全城」潘塔考斯特說。「關閉港口和橋樑,我要全體市民立刻進避難所避難。」
攝影機緊密跟隨著由查理漢納和菊地凜子所飾演的機甲獵人駕駛搭檔萊利貝克特和森真子,尾隨他們由群眾的後方來到隊伍前。他們身旁站的是資深且卓越的駕駛,包括駕駛車諾艾爾發的高大俄羅斯團隊,駕駛中國暴風赤紅號的偉唐三胞胎兄弟,還有由澳洲英勇團隊駕駛又戰功彪炳的衝鋒發現號。萊利認為他和真子已準備好要著裝上陣,駕駛翻修得煥然一新的機甲獵人吉普賽危機,雖然萊利曾在同一架機甲獵人中,看著自己的前任副駕駛同時也是他的兄長英勇殉職。然而潘塔考斯特和其他機甲獵人駕駛們卻不這麼樂觀其成。
「卡」。
【環太平洋】全片構想出自編劇崔維斯畢奇漢(「超世紀封神榜」編劇)的想像,他將點子推銷給傳奇影業的湯瑪斯塔爾和強賈西尼,他們日後和戴托羅及資深製作人瑪麗帕倫特一起擔綱製作本片。兩位製作人沒花了多久就了解他們只放心把本片交給某個特定導演執導。「說到本片的規模,不只是電影的尺寸而是可以發揮的空間,我想【環太平洋】是吉勒摩所執導過最大型的電影」湯瑪斯塔爾在松林片廠附屬的辦公室裡這樣說。「同樣令人感到興奮的是本片中有趣的角色。這個故事充滿感情,描述人類跨越藩籬及文化種族,共同對抗外侮。但故事主要集中在一小群駐紮在香港的反抗軍,和他們為了要拯救世界所必須做出的犧牲。這點讓我覺得這部電影很棒,因為這不只是關於壯觀場面,劇中人物也有很棒的故事和激勵人心的精神。」
「能從劇情中精煉出感情和角色特質一向是吉勒摩的當家本領」強賈西尼補充。「所以當人類要駕駛這些龐然大物,而且他們之間還要能夠毫無滯礙的溝通情感時,那真的會讓平常不會出現在英雄電影中的人物得已出頭擔任要角,他們也會驚訝自己能夠擔當重任,駕駛超巨大機械人,穿梭世界各地。」
漢納所飾演的萊利貝克特和菊地所飾演的森真子就是這樣的兩個人物。「萊利這個人」曾出演電視熱門影集「飆風不歸路」的漢納說:「在擔任駕駛的早期非常年輕有衝勁。他和他的哥哥非常成功的駕駛這巨大的機甲獵人,但他們想要捍衛人類的決心讓他們過於衝動,以至違抗了軍令,此舉導致他哥哥殉職。此後在萊利的旅程中他努力的去彌補他所犯下的大錯。」
賈西尼補充:「萊利這個角色很顯然地對他哥哥的死有些懸而未決的心結,他們之前曾一起駕駛早一代的機甲獵人吉普賽危機。他對此很有天份,也把這當成自己的使命,所以大家會很希望看到他東山再起。為了要再度擔任駕駛,他必須和年輕日籍女子森真子搭檔,她在過去也曾經歷改變人生的重大創傷。但為了讓兩個人的心智透過神經元結合,進而達到浮動聯結的狀態,這讓他們很快地建立起友誼。他們都必須忘記很多過去,也希望在本片的過程中能獲得很多展望,即便世界末日看似即將來臨。」
戴托羅認為神經元的連結為他們的關係帶來開拓性的影響。「關於【環太平洋】很有趣的一點是,為了駕駛機械人,你必須立刻跟另一個人類產生很親密的連結」他解釋。「這像是強迫式的立即親密關係,這樣才能夠控制機械人,所以這些駕駛非常特別。這些駕駛必須是精神上和肉體上非常強健的人,他們必須擅長打鬥,但他們的性格也必須能夠容忍自己的品格和缺陷能立刻被人看穿,而不感到窘困,這樣才能驅動機械人。」
即便對一個擅長把巨大的主題拍出纖細親密感的導演而言,【環太平洋】仍是一個令人卻步的提案,而且它差點就付諸流水。這在好萊塢很常見,一部片的不幸延宕給另一部片帶來曙光。當戴托羅孕育多時的洛夫克萊夫特長篇鉅作「瘋狂之山」面臨膠著狀態時,畢奇漢的【環太平洋】劇本恰巧出現在他的辦公桌上,在導演和這個題材之間也突然出現一條暢行無阻的道路。「我去開會研討這個提案,只花了五分鐘,我立刻就能看到這個世界」戴托羅回憶道。
畢奇漢很珍惜能跟戴托羅合作的機會。「在開會前我就知道那個世界該如何運作,但除了那點之外,所有細節都來自我們的討論和我們的對談」他印象很深刻:「吉勒摩充滿創意,他能立刻就想出最棒的點子,他對這個題材充滿真實的熱情。他讓你感覺他全心全意地投身於其中,當你和他一起工作時,就好像在沙坑裡玩耍那樣。他和我一樣熱愛怪獸電影。我記得我第一次去他家,看到他的收藏,那真是驚人。裡面充滿各式道具和很酷的藝術作品,只要你想得到關於怪獸的都有。」
戴托羅將他名下的一棟房子改建並取名為「陰暗屋」,那裡看似巴洛克式的圖書館,展示他多年來收集的藝術品,雕像,和塑像。這裡也充當他和藝術團隊的智庫,他們將點子幻化為惡夢般的形象。在開拍前,那裡也是【環太平洋】的大本營,當他們試圖創造怪獸和機械人的新風貌時,沒有比陰暗屋更恰當的地方,來讓這些靈感的種子紮根,尤其當屋主早已將他對這種題材的熱愛帶往更高境界。
與同好創作家合作讓戴托羅能夠按自己心意雕琢題材。「我決定的第一件事就是我不要拍一部戰爭片」他回憶道,「我想要拍一個冒險故事。我小時候很喜歡亞歷山大科達的電影。那種盛大,美麗,光鮮,多彩,戲劇化的冒險故事。我以前幻想自己是牛仔,海盜,還有政治家。如果我是一個兒童觀眾的話,我希望看完這部電影我會希望成為機甲獵人的駕駛。」
有了來自傳奇影業和華納兄弟的全力支持,導演得以替本片選擇他所想要的演員,而不是被迫選擇此時此刻的熱門演員。在幕後,一隊由他最喜歡的合作對象所組成的夢幻創作團隊也慢慢成形,其中包括攝影指導吉勒摩納瓦羅,他因為在戴托羅的「羊男的迷宮」中傑出表現獲得金像獎的肯定(【環太平洋】是他們第六度攜手合作)。兩位吉勒摩之間的默契足可比擬機甲獵人的正副駕駛,看到他們在片場通力合作,讓人不禁懷疑兩人間是否有神經元的連結。
看著導演在任務控制室的場景穿梭,很明顯的他非常樂在其中,而他的熱情也很具感染力。在演員和劇組中散發著一股年輕活力,這都源自戴托羅的獨特活力。或許這也可歸功於【環太平洋】很罕見地是全新的智慧財產,既不是續集,也不取材自別種媒體。大家都喜歡全新的東西。
「我想在電影中從沒看過像這樣精細地描述過這類型的題材」伊卓瑞斯艾巴表示,他扮演的史塔克潘塔考斯特在電影中道出如今早已響噹噹的名言:今天人類要終結末日。「片中每個細節都被精心規劃。」
飾演機械人工程師蔡天同的小克里夫頓科林斯也呼應艾巴的看法。「這是那種你永遠不希望結束的工作,」他坦承道:「我想許多位演員藉此機會得以重溫童年的夢想,並經由扮演我們的角色實現了另一種人生。吉勒摩也是這樣,這真是美夢成真。他對執導的敏銳度和對場景的掌握,他完全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他的執導有條不紊,而且他也喜歡玩樂。我從影23年來和許多導演合作過,這次在創意上,個人和各方面都是最有斬獲的經驗。」
男主角漢納更進一步的表示,本片的導演和巨型怪獸一樣具有號召力。「我並不是特別想拍怪獸機械人電影,我想接拍的是吉勒摩戴托羅的電影」他分享道,描述劇組人員間彼此感染的歡樂氣氛和士氣。「這是跟吉勒摩合作這部電影的最棒之處,這不是一種妥協。這不是一部光為了賺錢的電影,這其實是部充滿藝術創意的電影,也足以成為暑期票房強檔。這部電影完全出自吉勒摩的真心。」
漢納的意見和在銀幕上的身影都不孤單。艾巴所飾演的史塔克潘塔考斯特被賈西尼描述為:「他是傳統那種堅忍不拔的軍事領袖。他就像一座發光發熱的核子反應爐。在片頭時他被官方背棄並失去獵人計畫的資金援助,但他和其他機甲獵人的駕駛一樣有那種永不放棄的精神,他們最後集結移師香港,修整所有可用的機甲獵人,冀望放手奮力一搏,阻止世界末日的到來。」
當怪獸浮出水面而獵人計畫開始動員時,潘塔考斯特除了有國際人士組成的人類鋼鐵反擊大隊助陣外,還有由查理戴「老闆不是人」和英國演員柏恩高曼「黑暗騎士:黎明昇起」所飾演的兩位科學家的幫助,他們對怪獸的第一手知識幫助駕駛了解他們所面對的勁敵。
戴托羅的招牌班底朗柏曼(同時也和漢納在「飆風不歸路」中共同演出)飾演漢尼拔周,他趁舉世慘劇發生大賺其錢,化身怪獸屍體的黑市供應商。這是這位演員的招牌戲路,一位精通世道遊走社會邊緣的人物。在每部吉勒摩戴托羅的英語電影中,肯定都有柏曼飾演某個惡棍的角色。「他不擇手段取得怪獸屍體的各個部分」這位演員說,「他喜歡收集非常罕見的收藏家珍品。他是品味奇特的收藏家彙集物件,因為他自己也是收藏家。他有點像是海盜,只對自己的貪婪忠誠,所以他是縱慾主義者。」
在這個二月的禮拜三,片場上有各式鮮活的角色來來往往,結果卻是由一個擅於扮演硬漢的演員來帶出柔軟的一面。麥克斯馬汀尼扮演赫克韓森,一架剽悍機甲獵人的駕駛之一(另外一位駕駛是他的兒子,由羅伯卡辛斯基所扮演)。「我的角色非常酷」,馬汀尼說:「赫克有一位20出頭的兒子,而且兩人關係不太好。但隨著劇情演變,我們修復了感情,那是段感人的插曲。」
這部電影有趣的一個面相是巧妙平衡了大銀幕上的動作戲和地面上處理危機的能力。影片顯示了巨獸入侵地球後對全世界地貌上作出的傷害和摧毀,很多時候是在大雨中呈現,這對製作設計卡蘿絲碧兒和安德魯奈斯可蘭尼來說無異是難上加難。超大場景,加上整條被毀的香港大街被設置在四號舞台,和精細巧妙的移動式聯結艙佈景形成強烈對比,駕駛們要在那裡透過「神經橋」操控機甲獵人。
塔爾說:「很早期的時候吉勒摩就說聯結艙的設計必須非常實際。演員們必須能感受到置身於機甲獵人中的感覺,並與彼此互動。但聽到是一回事,走入多倫多片廠看到劇組所搭建的巨大平衡環又是另外一回事,演員們真的得爬進去,隨之搖擺移動。我想這為演員們的演出帶來另一層次的真實感。」
看到演員們穿著巨大複雜又機械化的駕駛服吊掛在平衡環上還要聯結在一起,再想想要實現這種場景需要多少努力和技術,這顯示了在結合遠景和成果之間,需要多少巧妙的平衡。在最細微的層面上把細節作到完美並讓機甲獵人實際可用可謂是個艱鉅且繁重的任務。
雖然完成機甲獵人的內裝用上了大量的電腦動畫,但劇組精心搭建的機械工程場景讓演員們被吊帶懸掛,並努力演繹巨型機械人攻擊招式時,看來有如精美的舞蹈動作。這是由極限體力表現所帶出的電影魔法。這並不容易達成,即便對以打鬥戲和摩托車飛車動作戲聞名的演員來說也是如此。「我們昨天在聯結艙中拍戲,那真是折磨死人了」漢納說:「好像被齒輪左右壓過一遍又一遍」。
和漢納在吉普賽危機的聯結艙中配對的是日本演員菊地凜子,他們駕駛的是片中四個主要機甲獵人的其中之一。在這幕戲中,他們都感受到穿著沉重道具服整天拍動作戲的威力,但他們耳機中不斷傳來努力要逗樂他們的聲音。「吉勒摩和我會交談,用麥克風分享心得,整天用頭盔溝通」漢納回憶道,「我們不禁失笑。劇組只好乾等我們冷靜下來,因為我們一直笑個不停。」
唯一高分通過聯結艙考驗的是演員菊地,她以大導演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的電影「火線交錯」中的亮眼表現躍登美國影壇,並榮獲奧斯卡提名。「我參與訓練了好幾個月,那有點像軍隊的魔鬼訓練營,要舉重,游泳和跑步」她說。「訓練量很大,我以前也沒嘗試過。但我感覺身心非常健康,而且很好玩,我喜歡接受挑戰。」
從漢納的觀點來看,「她很棒」他讚嘆道,「能跟她合作我感到很幸運。她很勇敢。我無法想像她是如何一邊學習英語,然後一邊還要專心應付我們在電影中擔負的責任。」
當共同面對怪獸威脅時,語言和國籍的分歧立刻顯得無足輕重。這些生物不僅巨大,惡毒,且用不放棄。四個僅存的機甲獵人代表了聯合起來一起對抗怪獸威脅的部分國家。吉普賽危機代表美國。暴風赤紅號來自中國,而澳洲的機甲獵人衝鋒發現號和俄羅斯的車諾艾爾發完成了這個黃金組合。
製作人瑪麗帕倫特分享了【環太平洋】在面對全球威脅時,所採取的不同作法。「我覺得吉勒摩在這點上做得很好,他讓全世界集合了起來」她說,「不是:看美國人出馬了!而是全球攜手抵抗。要是真的面對此種威脅,情況也會是如此,這樣很合理。如果這些怪物真的現身,我們傳統武器又沒用,那麼這些巨型機械人的產生變得很合理。」
「重點不在於只有一個國家能拯救地球,然後如果你不是那個國家的國民你就遜掉了」導演解釋。「我想要一部大家攜手拯救地球的電影。一個冒險故事,裡面有伊卓瑞斯艾巴,凜子,兩個澳洲駕駛,兩個俄羅斯駕駛,大家努力一起拯救地球。沒有人有充當英雄的獨家會員證,而且我希望這些角色都有些缺陷。我希望這些角色不是完美的樣板角色。他們都不完美因為那是我的信念,我們應該相信將不完美結合起來也能成就完美的大事。」
「吉勒摩很特別,因為他不僅是很棒的視覺系導演,他了解如何創造世界,他還擁有很豐富的靈魂」帕倫特說,「仔細觀察他的電影你會發現,它們不僅視覺華麗,角色和主題塑造得也很成功。本片的中心是個非常人性化的故事和一群看似不起人的人物,聯手起來試圖拯救世界,但在過程中,他們也學會如何和其他人類合作。本片基本的精神就是結合起來對付登門踏戶的怪獸。而在這個例子中,怪獸真的登門踏戶了。」
為了怕大家忘記這部電影是關於巨型機械人和怪獸,但只需穿過多倫多大雪走向美術部門的大樓就能排除一切疑慮。看著牆上一系列猛鬼般的怪獸,機甲獵人面對的真的不是好惹的傢伙。怪獸各個身懷絕技,而戴托羅邀來了藝術夢幻團隊來幫他設計及實現這個概念。以創意智庫來說,戴托羅召集的團隊可謂是上上之選:特效大咖光影魔幻工業特效公司加入手選的藝術界天才人物。
牆上佈滿了怪獸的設計圖,爬蟲巨獸搭配大量的不同細節,從多足到翅膀到有刀鋒般的突出物。他們從多方面擷取靈感,這隻團隊不遺餘力地分析怪獸構造。在設計怪獸的過程中不僅考慮到牠們身為活體的外在和內在活動性及功能。怪獸的橫斷面圖示更讓牠們看起來像是活生生的自然界生物,這讓牠們的尺寸及威脅更顯恐怖。
雖然【環太平洋】一片的時間點專注於人類打造機甲獵人對抗怪獸之後的世界,觀眾仍能在片頭看到精彩的怪獸移平城市的畫面。除此之外,當機械人在不同場景大戰怪獸時的毀滅威力也讓人瞠目結舌,就算看到的只是美術部門大樓懸掛在牆上的系列概念圖組也是如此。
若說在場景中能容納演員數小時不斷演練的複雜精巧聯結艙是本片的大腦,那麼創造出各式設計和模型的美術部門則是本片跳動的心臟。在二十年前這些設計圖若不是維持平面用二維空間呈現,就是被製成橡膠怪獸裝,由演員穿著踐踏迷你模型城市。
怪獸一詞和日本始於1954年有著六十年歷史悠久的傳統酷斯拉等於是同義詞,這個真人穿戴扮演的橡膠怪獸始祖是當今許多業界佼佼者的童年最愛。怪獸過去一直流連在主流的外圍地帶,時至今日,科技的發展和觀眾的胃口終於趕上了牠。
而且戴托羅很了解他的怪獸。「通常在怪獸的語言中有幾種固定典型」他內心的宅男登場解釋:「有爬蟲類怪獸,有昆蟲類怪獸,還有甲殼類怪獸。偶爾也會出現類似頭足類的怪獸,像是章魚或烏賊,但比較不常見,然後還有很誇張的非典型怪獸。我想要展示其中一些類型,我希望片中的大戰每次在不同的環境中發生,所以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場戰鬥都看起來截然不同,這樣才物超所值。」
「這些怪獸太驚人了」帕倫特說,「牠們以無法想像的方式鮮活呈現,牠們既聰明又狡詐。當你談論到怪獸粉絲的夢幻怪獸,不管你對怪獸的想像和期望是什麼,這些怪獸都能達成。」
將怪獸和機甲獵人用科技呈現出來,是視效總監傑米普萊斯和光影魔幻工業特效公司的約翰諾爾每天睜開眼就得面對的挑戰。身為多部大型視效片的資深老手,視效團隊要負責打造出能滿足一絲不苟又充滿創意的大導演戴托羅的巨型明星。團隊從平面藝術圖開始著手,然後分別用數位和手工模型手法打造3D塑像,然後再轉製大型的黏土模型。「這樣我們才能邊走邊看,然後做出修改」普萊斯指出。「這是非常有觸覺性的作法,我想這點很重要,因為它點出這些生物的尺寸。那真的帶給我們真實感,尤其當你能夠站在其身旁並注視著它。」
一旦打造出各式怪獸,團隊得面對被戴托羅稱為「美國偶像怪獸版」的殘酷舞台,每隻怪獸會獲得鎂光燈的關注,然後進而被批評或得到讚賞。普萊斯回憶選秀經過時臉上露出調皮的笑容,「那過程很好玩」他如此說。
現在機甲獵人設計好了,最佳怪獸也被選出,團隊快馬加鞭的準備讓這些機械人和怪獸登上大銀幕。身處於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導演有很多技術上的可能性和潛能,能讓機械人和怪獸在銀幕上看來真實可信。越來越多證據顯示,電腦製作的特效是將巨型生物化為現實的最能變通和最合邏輯性的選擇。而戴托羅希望演員和萬眾矚目的巨型怪獸之間的表演能結合得天衣無縫。
在業界和影史中最領導先鋒及受人尊重的視效公司,非光影魔幻工業特效公司莫屬,有了光影魔幻工業特效公司的約翰諾爾監督怪獸和機甲獵人的視效製作,等於替戴托羅的宏觀理念掛上品質保證。「細想光影魔幻工業特效公司的出生和他們歷年來的作品:從「星際大戰」系列到「鬼盜船」系列,我覺得最讓我們感動的是他們的熱忱」湯瑪斯塔爾說,「約翰諾爾和整個光影魔幻工業特效公司團隊真的很想參與這部片。我第一次去舊金山觀賞一些完成的畫面,那真令人讚嘆。我們很有幸邀來吉勒摩戴托羅,然後又有光影魔幻工業特效公司的魔法師們替他的想像力加持,我想結果不言自明。」
對銀幕上奇幻生物的表現最嚴苛的評論家,就是戴托羅自己。「我不相信高科技,但我很著迷於機械人,機器和工程系統」大導演自己坦承,「但是說到這些機械人,我想點出這些機械的高貴感。也因此,這些機械人的設計必須體現某些機器所具有的高貴感,讓型態和動作完美結合。」
至於導演本人,他描述自己和機器間的關係非常「原始」。「我沒有全新的超級豪華轎車」他笑說,「我現在還在開十年前我第一次有錢時所買的大車,而且我很喜歡它。我們在家戲稱它為英俊的大貓。我永遠不會賣了它因為我愛死它了。我們現在身處於一個在一年內所有東西都必須汰舊換新的年代。我不愛這些拋棄式的新型機器。我喜愛那些成為你記憶中一部份的機器。那部你第一次約會時所開的車。你十五歲時所擁有的摩托車。當你為某樣東西取名,也賦予了它生命。對我而言,電影中的機械人就是如此。它們是我們人類團結時刻的美麗產物。」
